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注释】

  1. 大旱:指天气干旱。
  2. 焦:烧焦。
  3. 密云:指浓云密布。
  4. 南方:指南方。
  5. 农事:农业劳动。
  6. 封内:国家之内。
  7. 舞雩:古代求雨的一种方法。
  8. 峡中:峡谷之中。
  9. 真龙:比喻君主。
  10. 土梗:土地的支流。
  11. 吁嗟(Xū Jiē):叹词,表示惋惜、叹息。
  12. 公私:公众和私人。
  13. 税敛:税收。
  14. 稽古:审查历史。
  15. 偃甲兵:停止军事行动。
  16. 万邦:天下各国。
  17. 业:职业。
  18. 一物:一件东西。
  19. 水旱:指水灾和旱灾。
  20. 铄金:熔化金属。
  21. 群盗:众多盗贼。
  22. 二:代词,指“天”和“水”。
  23. 端:方面、一方。
  24. 殷其雷:形容雷声如在头顶上敲击一般。
  25. 齐万弩:齐国的万张弓箭。
  26. 翳:遮蔽。
  27. 神灵聚:指神灵聚集在一起。
  28. 气暍(yè):热气蒸腾到皮肤里而感到闷热难受。
  29. 吾衰:指自己衰弱无力。
  30. 拙计:没有好的办法。
    赏析:
    《殷其雷》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人民疾苦以及自身处境的担忧和忧虑。全诗以“雷”为线索,通过描绘雷声、雷电、雷鸣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及赏析的分析:
    首四句:“大旱山岳燋”,描述了由于连年干旱,山岳草木枯萎的景象。这里的“燋”字,形象地表达了干旱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接着,“密云复无雨”,进一步描绘了乌云密布、不见一滴雨水的情景。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干旱的严重程度推向极致,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生存的艰难。
    接下来的八句,作者转向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意味着南方潮湿湿热的气候使得农民遭受疾病困扰,生活困苦不堪。这里的“罹此农事苦”,既表达了农民的不幸遭遇,也暗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紧接着,“封内必舞雩”,通过描述国家内举行祈雨仪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无奈情绪。
    中间六句:“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则转向了战争场景。在国家内部举行了祈雨仪式的同时,在山谷之间却响起了战鼓之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既有对战争的直接描述,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然而,“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尾四句:“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则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评。作者感叹国家和个人都处于困境之中,税收不足无法弥补损失。“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则描绘了百姓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痛苦不堪的情景。最后,“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迷信思想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战争场景以及社会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