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
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
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风吹巨焰作,河棹腾烟柱。
势欲焚昆仑,光弥焮洲渚。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
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
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
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八月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火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
楚山经过一个月的干旱之后,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雨。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楚山在经历一个月干旱之后迎来大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以前人们在祭祀时会烧龙来驱邪,现在却因为惊吓而引来了雷雨。这里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做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
霹雳炸裂,使魑魅(鬼怪)哭泣;寒风呼啸,使山岭上的雾气翻腾。这里通过描绘雷电、狂风等自然现象,展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画面。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百泉沸腾,源头都在万年以上。这里的“罗落”和“根源”都是指水源,而“万古”则强调了时间的久远。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
青翠的树林变成了一片灰烬,而云气也随之消失。这里通过描述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夜晚降临时,天空显得格外明亮。这里通过描绘夜空的变化,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风吹巨焰作,河棹腾烟柱。
狂风呼啸,吹起了巨焰;河水翻涌,扬起了烟雾。这里通过描绘风力和水势的变化,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势欲焚昆仑,光弥焮洲渚。
火势凶猛,想要烧遍整个昆仑山脉;光芒照耀着洲渚(指河流中的小岛)。这里通过对火势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
火势蔓延至长蛇的尾部,咆哮声中夹杂着猛虎的怒吼。这里通过描绘火势蔓延的过程,展现了一种紧张激烈的场面。
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神灵已经离去,只留下石头和泥土。这里通过对比神灵和石头、泥土,暗示了世事无常、人世间的变迁。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
你难道要诽谤神灵吗?就凭这些近在眼前的伤害!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偏见的不满和批评。
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官府官员对此感到忧虑,但愚蠢无知的主上却对此毫不知情。这里通过对比官员和主上的愚昧无知,讽刺了他们的无能和短视。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
谁会去扑灭这大火?恐怕它会波及到我们居住的房屋!这里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火灾可能带来的威胁的担忧。
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躺在江边的小亭子里,夜色越来越深,气息越来越微弱。这里通过描写夜深人静时的景色和氛围,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