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诗句原文与译文

《崔氏东山草堂》诗歌赏析

  1. 诗句原文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时来为西庄王,柴门空闭锁松筠。
  2. 译文
    我最喜爱的是玉山草堂的宁静。秋天的时候空气清新,一切都显得如此新鲜。有时候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和磬音,夕阳下还能见到渔夫和樵夫们归家的身影。我们经常采摘山上的白鸦果,用青泥坊底的水煮熟芹菜吃。什么时候我能去西庄王那里做客呢?那时我将关上门,将松筠插在门上。
  3. 注释
    ①梁释惠令诗:“泬寥秋气爽。”【译注】杜牧诗“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即秋气相鲜之意。郭璞诗:“容色更相鲜。”②《蜀都赋》:“庭和钟磬,堂抚琴瑟。”江淹诗:“石室有幽响。”王维《辋川》诗有云:“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则知钟磐渔樵,即蓝田山中景物。③《宋·武帝纪》:“樵渔山泽。”孔鱼诗:“兰泽侣渔樵。”【朱注】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
  4. 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表达了对草堂的喜爱,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草堂的隐逸氛围,颈联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示了草堂生活的自给自足和质朴自然。尾联则引发了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深入思考,以“何时来为西庄王,柴门空闭锁松筠”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大事的漠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5. 创作背景
    《崔氏东山草堂》是杜甫在唐太宗时期的一首散文,表达了他对崔氏东山草堂的赞美和对西庄王的怀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在长安期间的生活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然而,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诗中的描写和情感来判断其创作背景。
  6. 艺术特点
    《崔氏东山草堂》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其次,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人通过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布局,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和谐而统一的效果。最后,诗的情感真挚,寓意深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大事的淡泊。
  7. 相关作品
    除了《崔氏东山草堂》,杜甫还创作了许多其他著名的七言律诗,如《春望》、《月夜忆舍弟》、《登高》等。这些作品同样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