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注释】

城尖径昃:城角的旗杆倾斜。旌旆愁:指战旗在风中飘扬,好像在哀叹。独立缥缈之飞楼:指诗人自己高高地站在城楼上独立遥望。峡坼云霾龙虎卧:指峡谷中的云雾弥漫,像龙与虎一样的山峰隐藏其中。江清日抱鼋鼍游:指长江水清澈见底,像鳖和鳄鱼一样在水中游玩。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指东方太阳落下后,在西边可以看到夕阳下的扶桑树枝,而西边有弱水流过。杖藜叹世者谁子:指感叹世上谁是真正能够理解的人。泣血迸空回白头:指泪水涌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变成白发。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天,杜甫当时在白帝城(今四川奉节),登临高处眺望长江,写下了这首《白帝城最高楼》。

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抒情,第三联议论,第四联写情,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第一联:“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首句点明白帝城的位置。白帝城位于三峡之中的夔州(今重庆奉节),是三国时刘备托孤的地方。“城尖”二字写出了白帝城的险要地势。“径昃”,即“斜”。这句的意思是说,从城上望去,那旗帜都斜挂在城角之上,仿佛都在向天空叹息。第二句“独立缥缈之飞楼”是说诗人独自站在城楼上,仰望着远方。“缥缈”,即“隐隐约约的样子”。这里用两个动词“独立”和“仰望”,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远方。“飞楼”是古代帝王、贵族的居处,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

第二联:“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这两句是描写白帝城中的景色。“峡坼云霾”一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龙虎卧”是形容山峰的形状,暗喻当时的形势非常危险。“江清日抱鼋鼍游”是说,江水清澈,阳光明媚,就像大鱼小鳖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这里既写了江水的清澈,也写出了日光照耀下的景象。

第三联:“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这两句写景,以景抒情。“扶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木名,这里代指太阳。“西枝”是太阳落山之后,它的影子投射到西边的大石头上。“弱水”是指一条大河,传说这条河是由西王母所管辖的。“东影”就是东边的影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太阳落山后,它的影子映照在西边的大石头上;而那条河向东流淌,随着它的流动,影子也不断地移动。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国事的忧虑。

第四联:“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这是全诗的总结部分。“杖藜”是拿着拐杖的意思,“叹世”是感慨世事的无常;“泣血”是形容泪水如血般流淌;“白头”是指头发变白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拄着手杖感叹世人,为什么总是不能理解我的苦衷呢?我不禁泪如泉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终变成白发。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对白帝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