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翻译:
漫长的旅程延伸至数以千计的里,把我带到了遥远的战场。
在军队中,我经历了各种不同寻常的苦与乐,但主将们却未必能完全了解这一切。
隔着河岸,我能看到敌人骑兵如潮水般涌来,瞬间便有成百上千的人马。
我曾是一个奴隶,不知何时才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注释:
- “迢迢万馀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 “领我赴三军”:带领我去到军队的最前线。
- “军中异苦乐”:军队中有各种各样的苦乐感受。
- “隔河见胡骑”:通过河流看到敌人骑兵。
- “我始为奴仆”:我开始成为别人的奴隶。
- “几时树功勋”:何时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前出塞九首》中的第五首,表达了征夫对战争的复杂情感和艰难的从军经历。诗中描绘了从家门出发前往战场的漫长旅途,以及在军队中经历的各种苦难和欢乐。诗人通过这段旅程,展现了自己从一个奴隶逐步成长为军人的过程,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尽管困难重重,诗人并未放弃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立功立业的期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对战争的态度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军人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