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前出塞九首(其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一位士兵的视角,描绘了他在边疆战场上的经历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单于寇我垒:描述敌人侵犯边境,士兵们守卫着自己的防线。
百里风尘昏:形容战事的激烈程度,风尘弥漫,天色昏暗,形势严峻。
雄剑四五动:指在战斗中多次挥舞着雄壮的宝剑,英勇战斗。
彼军为我奔:敌军见势不妙,选择撤退。
虏其名王归:俘虏敌方的名将,并带回自己的军营。
系颈授辕门:把俘虏的名将的项领用绳索系起来,放在营门之前展示。
潜身备行列:士兵们隐藏身形,准备进入战列,等待敌人的下一次进攻。
一胜何足论:即使取得了一次胜利,也不值得过分庆祝或炫耀。
这首诗通过一位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诗中不仅描述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和士兵的英雄行为,还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杜甫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