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诗句如下:
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何所归。
翻译与注释:
- 诗句翻译:
-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这两句诗描绘了白帝城山上的积雪与地面上的积雪共存的景象。
-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这里形容冬季的极端寒冷使南方的蛟龙蜷缩在南浦,而北方的北风则更加刺骨。
- “楚人四时皆麻衣,楚天万里无晶辉。”
这句诗表达了整个楚国一年四季都穿麻衣,而天空万里无阳光的景象。
- “三足之乌足恐断,羲和送将安所归。”
最后一句诗用神话中的三足金乌来象征太阳神,表达太阳神因严寒而可能折断其脚,无法返回。
- 诗意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白帝城的雪景,展示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现象的连续性。
- 通过使用神话人物如“三足金乌”和“羲和”,诗人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和深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自然的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沉思。
-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还反映了诗人对楚国人民生活的观察和同情。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在恶劣天气下的生存状态。
此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展现了杜甫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