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谢安何年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译文:
谢公何时才掩埋起松楸?双鹤依然依偎着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之上,白雪覆盖的羽毛在小池头飘零。
蓬瀛之路已断绝,你如今何在?云水之情深厚,我仍留恋此地。
他日若再来到华表上,不知会增添多少令威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旧游之地的感慨之作。谢公是指谢安,他曾经隐居在华亭(今浙江松江),以“蓬瀛”自比,意指自己的心志高洁,如同仙境中的仙人一般。而诗中的“双鹤”则是作者所熟悉的景致,常常出现在他的诗句中。

第一句“谢公何岁掩松楸”,表达了诗人对谢安的缅怀和敬仰。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隐居生活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里的“掩松楸”指的是埋葬了谢安,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而是通过“双鹤依然傍玉楼”来暗示谢安的形象,让人联想到谢安的英姿和风采。

第二句“双鹤依然傍玉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这里所说的“玉楼”,可能是指谢安隐居之处,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诗人通过描绘双鹤依旧在玉楼上徘徊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内心仍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

第三句“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则是诗人对双鹤的具体描绘。这里所说的“朱顶巑岏”,形容双鹤的羽毛颜色鲜艳,如同火焰一般。而“荒草上”则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前两句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双鹤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四句“蓬瀛路断君何在”,则是诗人对谢安的询问。诗人在这里用“蓬瀛”来形容谢安的心境,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尘世,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然而,诗人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失落和哀伤,而是通过“路断”这一意象,暗示了自己无法再见到谢安的遗憾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五句“云水情深我尚留”,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这里的“云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坚持和执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第六句“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诗人在这里用“令威”代指谢安,表达了自己对于谢安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对这句话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对未来的思考之中,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双鹤、谢公、蓬瀛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