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
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
新诗吟未稳,迟日又西倾。
春晴
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
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
新诗吟未稳,迟日又西倾。
注释:
- 檐滴春膏绝:檐头滴落的雨水如同春膏一样滋润,但现在已经没有了。
- 凭栏晚吹生:倚靠着栏杆,晚风吹来,带来了一些生气。
- 良朋在何处:美好的朋友现在在哪里?
- 高树忽流莺:高大的树木中突然传来了流莺(一种小鸟)的啼叫声。
- 游寺期应定:计划去寺庙游玩的时间应该已经确定了。
- 寻芳步已轻:去寻找芬芳的花草,脚步已经变得轻松了。
- 新诗吟未稳:新写的诗歌还不稳定,没有完全定型。
- 迟日又西倾:太阳慢慢地西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友人思念的抒情诗。首句“檐滴春膏绝”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过后,屋檐滴水如春膏般滋润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凭栏晚吹生”则通过诗人靠在栏杆上,晚风吹拂过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气息的渴望和享受。
第二句“良朋在何处”直接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良朋即好朋友,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牵挂和寻找。第三句“高树忽流莺”,则是对春天景色的具体描绘,高树上传来的流莺啼叫声,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从游寺、寻芳、写诗三个角度,分别展现了他的心情和行动。“游寺期应定”表达了诗人计划去寺庙游玩的决心;“寻芳步已轻”则透露出诗人在寻找芳香时心情轻松愉悦的状态;“新诗吟未稳”,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新作诗稿的谨慎态度,尚未完全定稿。最后一句“迟日又西倾”,则以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