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若说精通事艺长,词人争及孝廉郎。
- 注释:如果认为精通技艺的人比孝廉(即通过考试的读书人)更值得称赞。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精通技艺之人的赞赏,认为技艺高超者在技艺方面超越了仅仅依靠学问考试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2. 秋萤短焰难盈案,邻烛馀光不满行。
- 注释:秋天夜晚的小虫萤火虫发出的光线微弱,难以照亮案台;旁边的蜡烛虽然微弱但仍有剩余光芒,不足以照亮前行之路。
- 赏析:这两句诗用“秋萤”和“邻烛”两个意象比喻了技艺高超之人的微小贡献,以及他们相对于学识深厚的读书人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比技艺与学识,诗人强调了技艺的价值。
3. 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 注释:尽管箭矢(比喻技艺或成就)的亲近程度不同,但它们的香味却是相同的。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较“鹄箭”(可能指某种技艺或才能)的亲近程度来表达技艺不分高低,其本质都是美好的,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4.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 注释:当今时代是公平的时代,公正的道理是可以信赖的。不要让锐利的武器长时间留在袋子里无用武之地。
- 赏析:诗人在此呼吁社会应重视并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不应使这些才能闲置无用,提倡合理利用和发挥人才资源的重要性。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赠陈望尧”为题,通过对“秋萤”和“邻烛”等自然物象的比喻,传达了技艺与学识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和寓意,表达了对技艺和知识平等价值的支持,同时也呼吁社会应重视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避免才华被埋没。整首诗既展现了对技艺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资源利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