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五云溪畔住,身游巫峡作闲人。
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虽有公卿闻姓字,惜无知己脱风尘。
到头积善成何事,天地茫茫秋又春。

【注释】

五云溪:指巫山的阳台。巫峡:指长江三峡之一,在巫山县境内。

柴关外:指四川彭水、贵州沿河一带。

片玉:用《楚辞》“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兮,千钧为轻;新沐者必弹冠,清白者必蒙尘埃”之句意,此处指范摅。

公卿:旧时对高级官员的称呼。

知己:知心的朋友或知己朋友,这里指好友。

积善成何事:积累善行能成就什么?

【赏析】

范摅(740-821年),字天挺,唐代诗人。他早年有才名,但多次科举不第,遂退居乡里,自号五柳先生。此诗是范摅的自题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语,且每个关键词语都与作者的遭遇有关。

首句点出“家”,即老家,在巫山五云溪畔居住。巫山,古地名,位于今重庆市东部和湖北省西部。巫山十二峰耸立于群山之中,其下便是五云溪,故地得名巫峡。范摅曾游巫峡,因此自称游人。

第二句写自己身处巫山,却如同在旅途中。安车(古代的一种轻便车),未到柴门之外便已离去。柴门,指简陋的住所,这里借喻隐居之所。

第三句写范摅的墓地已经修葺一新。片玉,即指范摅墓前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他的姓名和生平简介。范摅虽为公卿,但他不愿涉足官场;他虽然有许多知己朋友,但在乱世中他们也都纷纷离他而去。范摅死后,人们把他埋葬在家乡,没有为他建庙立像,只留下了一片石碑。

最后两句写范摅的遭遇和他一生的感慨。虽有公卿之名,但终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惜无知己,说明自己一生孤独,无人理解。积善成何事,表明自己积善行善最终也未能改变命运,无法摆脱世俗的纷扰。

【译文】

我家就在五云山下住,身在巫峡当闲官。

马车还没驶出柴门外,墓碑就埋进了土里。

尽管有公卿听说过我的姓名,但我终究没有知己来解脱我。

积善行善又有什么用呢,天地茫茫秋又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