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
野鹤不栖葱茜树,流莺长喜艳阳天。
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

注释: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野鹤不栖葱茜树,流莺长喜艳阳天。
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多样性的认识。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本性和生存方式。这种自然法则是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态度。

“野鹤不栖葱茜树,流莺长喜艳阳天。” 这句诗描绘了两种生物的生活习性。野鹤选择在葱郁的树上栖息,而流莺则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天空下歌唱。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这两种生物的特点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了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

“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动物的行为特性。诗人以“李斯”和“庄叟”为例,分别描述了老鼠和乌龟的行为特征。李斯被混浊的水弄脏了心灵,而庄叟则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信念。这些描述都体现了诗人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 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诗人认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命中注定的,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无需再去寻找所谓的“愚贤”,因为一切都已经注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行为特点进行描绘,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命运、人生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