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诗句释义:

  1. “秋草樊川路”: 樊川,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所在,位于长安(今西安)附近。这句意指秋天的草丛覆盖着通往樊川的路,暗示诗人回忆起在樊川的游赏情景。
  2. “斜阳覆盎门”: 盎门是樊川别墅中的一个门洞,斜阳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这句描绘夕阳下的安宁景象。
  3. “猎逢韩嫣骑”: 韩嫣,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因狩猎时遇到他的坐骑而闻名。这句意指诗人在打猎时偶遇韩嫣的坐骑,增添了游历中的一段趣事。
  4. “树识馆陶园”: 馆陶园是汉代名士刘向的住所,诗人通过树木认出了馆陶园,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之地的怀念和景仰。
  5. “带雨经荷沼”: 荷沼是荷花池,诗人在雨中经过荷花池,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6. “盘烟下竹村”: 竹村是指竹林环绕的小村庄,诗人行走在烟雾缭绕之中,体验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7. “如今归不得”: 诗人感慨自己现在无法回到樊川,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或遗憾。
  8. “自戴望天盆”: 望天盆是一种用于仰望天空的工具,这里比喻诗人内心的期待或愿望。

译文:
我回忆在樊川的游赏之路,
秋日里,满路的草丛遮住了通向那里的路。
午后,阳光斜射在盎门之上,
我在打猎时,偶然见到了韩嫣的马。
在荷塘边,我辨认出曾经熟悉的馆陶园,
带着雨珠走过荷塘,感受着清新的空气。
穿过烟雾弥漫的竹村,
心中却无法实现重回樊川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樊川美景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对樊川道路、夕阳、猎场、树木、荷塘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面。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樊川的宁静与自己的孤独、遗憾相联系,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