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释】

东都:洛阳的古称。郑处诲(701年~749年):字明府,河南荥阳人。武则天时为秘书省校书郎、集贤院正字。后随武宗至西蜀,任太子中舍。唐宣宗即位后,还朝为左补阙。大中二年(848),迁中书舍人、御史大夫,拜兵部侍郎。四年,出为湖州刺史。五年(851),改华州刺史。六年,复为兵部侍郎,转礼部尚书。七年(853),卒于长安,年五十四岁。归上都:回到首都长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友人郑处诲时所写。首句“悠悠渠水清”是说洛阳城郊的洛河之水清澈透明。“雨霁洛阳城”则表明送别的时间是在雨过天晴之后,也就是春末夏之初的季节。这两句写景,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槿花刚刚开放时花瓣儿纷纷坠落;蝉儿在树上鸣叫,声音十分清晰。这两句写景,既写景又抒情。“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两句写送别。“故人”指老朋友,“容易去”是说友人离去很容易。而“白发等闲生”一句,则是指自己因岁月流逝,不知不觉地已增添了不少白发。这两句写情,既写情又写景,同时寄寓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对人生易逝的感慨。“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两句写情,既写情又写事。“此别”指这次离别。“无多语”即没有什么话要说。“期君晦盛名”是说希望你在朝廷中能保持盛名。这两句写情,既写情又写事,既表达了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写得平实朴素而又含蓄蕴藉,感情真挚而又深沉凝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