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诗句原文如下: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洲。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释:
-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谢山”指的是宣州的敬亭山或青山,因谢朓为宣城守有诗又曾卜宅青山而名。)
- 诗人以“谢山南畔州”作为背景,描绘了秋天里宣州的自然风光。这里的“风物”指的是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而“最宜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认为秋天的景色最为宜人。
-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太守”指的是刺史,这里特指卢州刺史。“悬金印”指的是悬挂着的官印。)
- 这里描述了当地的官员和他们的住所。太守的官印象征着他的权力和地位,而佳人的画楼则是当地女子居住的美丽建筑,展现了宣州的文化和生活风情。
-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洲。(“凝缸”指的是灯或者釭,是一种古代的照明工具。)
- 描述了夜晚的场景。诗人在灯下醉酒,看着天空中的残月缓缓升起,映照在汀洲之上,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
-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朱门”指的是达官贵人的府邸,这里特指卢弘止的府邸。“鬓”指的是头发,是年长者的象征。)
- 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无奈。诗人感叹自己曾经有机会进入豪门大院,却因为身份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游历,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赏析与评析
这首诗描绘了宣州秋季的壮丽景色和当地的风情习俗,通过对太守和佳人的描述,展现了宣州的文化繁荣和生活气息。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无奈。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也富有情感色彩,是一首优秀的描写地方风情的七言绝句。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