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
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
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
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读友人诗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

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

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

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注释:

  • 君诗:指你的诗歌。
  • 通大雅:意思是诗歌的意境深远,符合古代的高雅文化。
  • 吟觉:吟诵时能够感受到。
  • 古风生:古人的风度和气质自然流露出来。
  • 外却浮华景:指远离了表面的繁华景象。
  • 中含教化情:诗歌中蕴含着教化人心的情感。
  • 名应高日月:名声应该像太阳和月亮一样辉煌。
  • 道可润公卿:道德可以润泽朝廷中的公卿大臣。
  • 莫以孤寒耻:不要因为孤独而感到羞耻。
  • 孤寒达更荣:孤独而坚强的人会得到更多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友人诗歌的诗作。首句“君诗通大雅”,直接表明了友人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达到《诗经》等古代经典的高度。接着,诗人通过“吟觉古风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诗歌的感悟,认为其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古代文明的共鸣和向往。

诗人进一步分析了友人诗歌的内涵,“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这两句诗意味着友人的诗歌超越了外在的浮华,深入到了内在的教化层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启迪。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甚至受到启发。

最后两句“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是对友人诗歌价值的高度评价。诗人认为,友人的诗歌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名声,还能够影响和改变朝廷中的公卿大臣。这是一种对于文学和政治影响力极高的赞誉,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深厚敬意和高度认可。

整首诗语言简练有力,通过对友人诗歌的赞美和分析,传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和文化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内涵和教化,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