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只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诗句释义
1 为僧难得不为僧 - 此句表明了对做和尚的复杂态度。”难得”表示难能可贵,”不为僧”则可能指不愿意成为僧人。
僧戒僧仪未是能 - 这里讨论的是作为僧人应遵守的规则和仪式是否真正必要或可行。
弟子自知心了了 - “弟子”指的是修行人,这里强调修行者对自己理解自己的内心非常清楚。
吾师应为醉腾腾 - 这里的”醉腾腾”形容一种不清醒、迷糊的状态。诗人认为真正的师傅应该是那种能够保持清醒状态的人。
多生觉悟非关衲 - 这里的”多生”可能指的是过去世或者来世,”觉悟”指的是对真理或本性的理解,”关衲”可能是指与宗教或哲学有关的学问。整句的意思是说对真理或本性的理解并不完全依赖于宗教或哲学。
一点分明不在灯 - “一点”可能指某个特定的点或部分,”分明”意味着非常清晰。”不在灯”可能指的是在光明中看清楚某事物的真相。
只道诗人无佛性 - “佛性”指的是佛教中的本性或潜能,这里诗人认为仅仅作为诗人就不具备这种性质。
长将二雅入三乘 - “二雅”可能指的是《诗经》或《尚书》中的雅言,”三乘”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式:声闻乘(听闻佛法后出家修行)、缘觉乘(通过实践了解佛法的智慧)和菩萨乘(发愿度众)。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只有深入理解并实践这些教义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译文
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只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对修行和理解的深刻见解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为僧”这一行为的反思,提出了对宗教规则和修行方法的看法。他赞赏那些能够自我认知,并且保持清醒状态的人,而对于那些仅仅满足于表面理解和实践的人持批评态度。此外,诗中还涉及了对佛性的认识,认为仅仅作为诗人就缺乏这种性质,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与精神修行之间关系的独特看法。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修行中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真理和本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