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中长剑未酬恩,不遇男儿不合论。
闷向酒杯吞日月,闲将诗句问乾坤。
宁辞马足劳关路,肯为渔竿忆水村。
两鬓欲斑三百首,更教装写傍谁门。
《投郑先辈》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逐句释义:
- 匣中长剑未酬恩: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 不遇男儿不合论:指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 闷向酒杯吞日月:形容内心的苦闷和焦虑,仿佛要吞没整个宇宙。
- 闲将诗句问乾坤:通过诗歌抒发对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 宁辞马足劳关路:宁愿拒绝辛苦的工作和责任。
- 肯为渔竿忆水村: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忆起过去简单而美好的生活。
- 两鬓欲斑三百首:表示自己已经积累了很多的诗歌作品。
- 更教装写傍谁门: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传播。
- 译文注释:
- 译文:
我手握宝剑,却未能报答国家的恩情,因为我没有遇到一个能够赏识我的男子。
我常常在酒杯中寻找安慰,试图用诗歌来表达对世界的感慨。
- 注释:这首七律表达了诗人的不满和牢骚,以及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杜荀鹤:字文之,号九华山人,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描写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著称,其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和社会矛盾,语言质朴生动,情感真挚深厚。他的诗歌在晚唐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赏析:
- 思想内容: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 艺术风格: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杜荀鹤的《投郑先辈》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