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解析:

  1.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 这是对诗的标题,表示这是一首诗歌作品,共八句,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诗人对山居水阁美景的描绘,第二部分则是诗人对和友人的友情和诗歌创作的态度。
  2.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 池阁初成:描述的是一个新的环境或者场景被创建出来,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眼前霁景属微才:这里用“霁景”形容天气晴朗,而“微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逊态度。意思是说自己的新环境(可能是新的诗歌创作环境)让我感到开阔,但我的诗歌创作才能还不足以匹配这样的环境。
  1.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 试攀檐果:尝试去攀登树枝上的果实,比喻自己的诗歌创作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 才把渔竿鹤即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诗歌创作需要灵感,灵感如同垂钓的鱼竿一样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这里的“鹤”可能是指某种高洁、超凡脱俗的意象,象征着诗歌创作的灵感和境界。
  1.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 修竹已多:描述的是已经有很多的修竹。
  • 艳花虽少不劳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现在美丽的花朵数量不多,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只要努力种植,总会有收获。这也是一种鼓励人们要有恒心、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努力的态度。
  1.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 南昌一榻延徐孺:这里用“徐孺”来代表徐稚,是一种古代的隐士形象。南昌一榻延徐孺,可以理解为在南昌这个地方,有一个徐稚一样的隐士,他在那里享受着隐居的生活,过着宁静、自由的日子。
  • 楚国千钟逼老莱:这里用“老莱”来代表老子,一种古代的哲学家。楚国千钟逼老莱,可以理解为在楚国这个地方,有一个老子一样的哲学家,他在那里追求着真理和智慧,过着简朴、淡泊的生活。
  1.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 未称执鞭奔紫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可以快速奔跑在繁忙的道路上的程度。
  • 惟宜策杖步苍苔:在这里,“策杖”指的是用拐杖走路,“苍苔”则是青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更适合用拐杖慢慢地走在地上,而不是快速地在道路上奔跑。这是一种对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思考,强调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1.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 笼禽岂是摩霄翼:这句话是在用笼子里的鸟儿来比喻那些拥有高远抱负和理想的人。
  • 润木元非涧下材:这里的“涧下材”指的是生长在涧边的材料,喻指那些生活在底层、缺乏资源或机遇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拥有高远抱负和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代价。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1.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 鉴己每将天作镜:这句话中的“鉴己”意味着反省自己、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 陶情常以海为杯:这里的“陶情”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情绪。
  • 陶情常以海为杯:在这里,作者用“海”来象征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可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惑时,我们应该像海洋一样保持宽广和包容的心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1.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 和君诗句吟声大:这句话中的“和君”指的是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 虫豸闻之谓蛰雷:这里的“虫豸”指的是昆虫或其他小动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朋友们相互吟诵诗句时,那种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样震撼人心,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