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皆开尽,芳菲渐觉阑。
鸟声愁暮雨,花色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窥林数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最后综合各方面信息作出判断。本题中,“葛巾常半著”,意思是说诗人总是把葛巾的一半挂在头上。“西亭”句的意思是:桃花、李花都开完了,芳香渐渐消退。“鸟声愁暮雨”句的意思是:鸟儿的啼鸣,让人感到忧愁的是傍晚的细雨;“花色疑春寒”句的意思是:花儿的颜色,好像春天里带着凉意的气息。
【答案】
①桃李皆开尽,②芳菲渐觉阑。③鸟声愁暮雨,④花色疑春寒。⑤倚石攀藤蔓,⑥窥林数竹竿。⑦葛巾常半
著,⑧何处似当闲?译文桃花和李花开完了,芬芳渐渐地消散了。傍晚的细雨让鸟儿啼叫不已,仿佛春天也带有凉意。我常常依
傍着石头攀爬着藤蔓,在树林中寻找竹子。我总是将一半的葛巾挂在头上,哪里像现在能真正地放松悠闲自在呢?注释①西亭
:即事,写所见景物。②桃李:指春天的花。③阑:尽,消失的意思。④暮雨:傍晚时分的雨水。⑤倚石:靠着石头。⑥攀
:攀援。⑦窥:偷看,暗中察看。⑧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