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注释】
觉公院:寺院。鸟石台:石制鸟形的平台。
施:放置。诸(zhū)禽:各种禽兽。禽,指动物。
童子亦知善:童子也知道做好事是好的。亦,也。童子,年幼的僧人。亦,副词,表推测语气。也。
众生无惧心:众生,指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无,没有。惧,惧怕。心,指内心。无惧心,即没有恐惧之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苔痕,指苔藓生长后形成的纹路。苍,深青色。晓露,早晨的露水。盘,指树木的枝干盘绕的样子。势,指气势、态势。出香林,指树根盘曲,枝叶茂盛,形成香气弥漫的树林。香,指香气。这里比喻修行者的精神风貌。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锡杖,僧尼用来拄着行走的杖子。或,也许。或,也许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觉公院的鸟石台,诗中通过描写石台、香饭、诸禽等物,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又通过描述童子对善行的领悟以及众生无惧心的状态,表现了佛教“慈悲普渡”的宗旨;最后又以“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两句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佛家的哲理内涵,又有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