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注释:

  1. 古塞下曲:古代边塞的民歌,多以戍卒的生活为题材。
  2. 行人:指在边塞服役的士卒。朝走马:早出哨站;走马:骑马巡逻。
  3. 蓟城:古郡名,今天津市蓟州区一带。
  4. 漠北:指北方草原地区。
  5. 别吾乡:离故乡很远。
  6. 海上千烽火:海上传来边警信号。
  7. 沙中百战场:沙漠里有很多战场。
  8. 上郡:汉代郡名,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榆林附近)。
  9. 春色度河阳:春天来临的时候,河水也解冻了。河阳:古县名,今河南孟县。
  10. 袅袅汉宫柳:长长的皇宫庭院中的柳树。
  11. 青青胡地桑:茂盛的胡地桑树。
  12. 琵琶声声催人泪:弹奏琵琶的声音让人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民歌,描绘了戍卒们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中通过具体的景物和情感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边塞戍卒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内心的感受。
    诗的开头两句“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描述了戍卒们早早出发巡逻的场景。这里的“行人”指的是戍守边疆的士兵,“走马”则是指他们骑马进行巡视。这句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戍卒们清晨出发、前往边疆的场景。
    接下来的几句“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进一步描绘了戍卒们的生活环境。这里的“蓟城”是指古代的蓟州,今天的河北蓟县附近。而“漠北”则是指北方的草原地带。这两句诗反映了边塞戍卒们远离家乡,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与故乡相隔万里的情况。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这两句诗则描述了他们在荒凉的沙漠中所面临的危险。这里的“烽火”是指在沙漠中的烽台,用来传递警报的信号。“沙中百战场”则是指沙漠中有许多战场,这些地方充满了危险和挑战。这些诗句表达了戍卒们在沙漠中的艰辛生活和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两句“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则描绘了他们收到军书的情景。这里的“上郡”是汉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陕西境内。“春色度河阳”则是指春天的到来,使得河水也变得温暖起来。这两句诗反映了戍卒们在接到军书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戍卒们生活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塞戍卒们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