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 “白首”指的是头发变白,这里指年龄已高,“何人”在这里是疑问词,表示惊讶或感叹。“蓑笠”是一种用草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雨衣和帽子,用来遮挡风雨。这里的“蔽其身”意味着用蓑笠遮住了身体。
  1. 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 “避世”是指避开世俗的生活,“不仕”是不担任官职。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纷扰,过着隐居的生活,经常去清澈的江边钓鱼。
  1.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 “浦沙”指的是水边沙滩,“濯足”是洗脚的意思,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在江边洗脚,享受宁静的夜晚。“山月”指的是山上的月亮,“垂纶”是指垂钓的动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一边享受着月光的照耀,一边静静地钓鱼的画面。
  1.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 “寓宿”是指住宿,“湍与濑”指的是急流和小溪。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居住,经常在春天唱歌秋天唱歌。
  1.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 “持竿”是指拿着钓竿,“湘岸竹”指的是湖南岸边的竹子,“爇火”是烧火的意思,这里指点燃篝火。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南的岸边,使用当地的竹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帐篷,晚上用篝火取暖。
  1.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 “绿水”指的是绿色的湖水,“饭香稻”指的是饭菜散发出的香气。这句诗描述了湖边的景色,绿水环绕,饭菜的香气四溢。
  1.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 “于中”是指其中,“还自乐”表示自己感到快乐,“全吾真”是指保全自己的本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他想要保全自己真正的本性。
  1.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 “而笑”是指微笑,“独醒者”是指独自清醒的人,可能指那些过于清醒的人。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那些过于清醒的人,他们常常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人,用蓑衣和斗笠遮盖住身体。
远离尘世生活,从不涉足官场。
在清澈的江边垂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在沙滩上洗涤双脚,欣赏着美丽的月色。
在山间搭起小帐篷,点燃篝火取暖。
品尝着美味的饭菜,享受着新鲜的食材。
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到快乐无比。
那些过于清醒的人,常常面临困苦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以渔父为主题,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真我的认识和理解。这首诗语言简练而优美,意境深远而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