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诗题:寄裴衡
诗句与译文
第一联:“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
注释:形容诗人所去之处非常荒凉、冷清。为何还要独自前来?表达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赏析:通过对比“别地”的萧条与诗人的到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
第二联:“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注释:秋天到来时,树叶变黄,而雨水滋润着青苔。
赏析:这两句以自然的景观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黄叶代表着生命的凋零,青苔则象征生命的坚韧,表达了一种生死离别的感慨。
第三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注释:用沈约和潘岳自比,表示自己虽然瘦弱,却无才可言。
赏析:诗人以历史人物自比,展现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壮。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怀疑和自嘲。
第四联:“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注释:所有的情感都难以寄托,只有像冷灰一样冷清。
赏析:诗人将情感比喻为无法寄托的冷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冷漠。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的失望和冷漠。
关键词注释
- 别地萧条极:形容诗人所去之处非常荒凉、冷清。
- 黄叶:秋天的象征,常用来代表衰老和死亡。
- 青苔:生命的象征,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存。
- 沈约只能瘦:引用历史人物沈约,表示自己虽瘦弱但无才。
- 潘仁岂是才:以潘岳自比,表示自己无才。
- 杂情:各种复杂的情感。
- 冷于灰:形容内心冷漠如冷灰。
赏析
《寄裴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奈和冷漠。首联直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凄凉环境;颔联运用叠加手法,通过秋天的萧瑟和雨水的滋润,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颈联以历史人物自比,展示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怀疑;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失望和冷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