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的生平和作品在历史上都有很高的评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诗的逐句解析与注释
第一句:“灯”
“皎洁终无倦”,描述的是一盏明亮的灯,无论多么明亮,它的光芒始终没有厌倦,象征着持续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第二句:“煎熬亦自求”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艰苦环境的适应和自我要求,尽管有煎熬,但依然坚持自己的意志。第三、四句:“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春天来临,花朵盛开的时候,诗人常常饮酒作乐,享受自然的美景,而雨水降临时,他则喜欢躲在房间后面休息,避开雨水带来的不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第五、六句:“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这里描述了两种极端的自然现象——冷和热,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黄茅驿显得寒冷阴暗,而紫桂楼在温暖阳光下显得明亮温馨。第七、八句:“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通过比喻,诗人将手中的锦囊和被废弃的棋盘比作美丽的图画和珍贵的物品,表达了一种失去和遗憾的情感。第九、十句:“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忧虑。无论是在哪里,都会有美好的梦境,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第十一、十二句:“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这两句描写了室内的光影变化,影随着帘子转动,光线透过竹席流动,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第十三、十四句:“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一是古代文学家潘岳,二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诸葛亮。诗人自比潘岳,认为自己在艺术上胜过古人;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境况的满足和对未来不再担忧的决心。最后两句:“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个意象,即半焰,意味着留下一线希望,照亮前方的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态度。”回照下帏羞”可能指的是灯光反射到帐幕上,给人一种羞涩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顾,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一种哲思。从字面上看,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例如,“灯火阑珊处最知夜之深”,既点明了主题,又展示了诗人对夜晚深沉感受的理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描述,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深邃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