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氂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注释】
九服:指全国。元化:天地之元气,也指帝王教化。三灵:古代以天、地、水为三才。本初:指王莽。叶(yè):顺从。睿(ruì)图:贤明的谋划。如何:何事?本初辈:指王莽及其党羽。自取:自己招致。屈氂:王莽时的一个大臣王闳,因谏议不纳而被处决。当车泣:指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因哀痛太子刘欣的死而哭泣。因劳下殿趋:指汉成帝刘皃即位之初,因哀伤太子刘欣而哭泣,后被迫离开宫殿,到朝堂前趋步。何成奏云物:指汉成帝时,何武曾上奏《陈时政疏》,批评当时的一些政治问题。云:指云梦。直是:正是。灭:消灭。萑苻(huán fú):强盗。符书密:指符节文书密封。辞连性命俱:语出《左传·宣公十七年》,说晋景公派士会去鲁国,与齐侯会见,他向齐侯表示愿意为晋国尽力,说:“臣之壮也,犹日之坚也,将归死于晋君。今使者至,敢告不敏,其释赵盟。”齐侯说:“大夫其亦何怀乎?”对曰:“一怀满腹,不知所报,既受命矣,而复惠之以命,是以有辞也。臣谓其言,君则勿许,许之则君失亲,许而不许,则君臣为戮。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屈者,唯贤者能之;屈而不辱,辱而不怨,怨而能屈者,唯信者能之;屈而不卑,卑而不屈者,惟敬者能之。故君子诎于人,则信于身矣;信于人,则诎于人矣。”屈:屈服。尊汉相:称颂汉朝丞相。胡雏:匈奴的后代。竟缘:终于。尊汉相:尊崇汉朝丞相。不早辨胡雏:指不应及早识别匈奴的后代。鬼箓:神符。分朝部:分别执掌朝廷的部门。军烽:战火。照上都:指烽火照临京城长安。敢云:岂敢说。堪恸哭:忍心悲痛。未免:不能免除。怨洪炉:怨恨像大火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王莽末年宫廷斗争的诗。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平仄调谐,音韵和谐,读来如歌。
第一句“九服归元化”,总括当时形势。天下统一。第二句“三灵叶睿图”,说明国家安定。第三句“如何本初辈”,指出王莽集团已走向失败。第四句“自取屈氂诛”,点出王莽败亡的原因。
第五句“有甚当车泣”,写哀伤太子刘欣的死亡,但被压抑,不敢直言。第六句“因劳下殿趋”,写哀痛太子刘欣的死亡,被迫离开皇宫,到朝堂前趋步的情景。第七句“何成奏云物”,写何武上书批评政治问题,但不被采纳。第八句“直是灭萑苻”,写王莽被杀。
最后两句“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用典表明王莽被杀的事实。诗人认为,王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违背了汉朝的旨意。因此,诗人对王莽的命运表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