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於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高士咏混元皇帝
皎皎于陵子,己贤妻亦明。
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
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
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
译文: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高士咏混元皇帝”为题,表达了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描述了一个高洁的人物,他如同于陵子的皎洁,自己贤良的妻子也明亮如星。他对道德的重视超过物质的诱惑,对浮华的轻视反映了他的内心清纯。他并不追求琴书的技艺或官职的荣耀,而是选择隐居灌园的生活。最后,他感叹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境界和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吴筠的作品,通过对一位高洁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诗人用“皎皎于陵子”来形容这位人物的纯洁无瑕,再用“己贤妻亦明”来说明他自身品德高尚,而妻子也是同样光明磊落。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主人公的道德修养,也暗示了他与世俗的隔离。
诗中的“安兹道德重,顾彼浮华轻”表现了主人公对于道德重视胜过一切的态度。他认为道德是人生的根本,比任何外在的物质都要重要。这一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当时的人们常常沉迷于名利权位,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诗中的“琴书不为务,禄位不可荣”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他认为追求琴棋书画等技艺并不是生活的主要内容,而追求官位和财富则是不必要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逃迹终灌园,谁能达世情”反映了主人公对于世俗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他宁愿过上隐居的生活,也不愿意被世俗所束缚。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高洁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生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