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
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
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
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注释】混元皇帝:指唐玄宗。太伯全至让:指晋太伯(又称仲雍)。全至让,表示完全的谦让。远投蛮夷间:指晋太伯在周文王去世后,离开周室,奔吴。去国不复还:指晋太伯离开自己的国家,永不回来。尊荣比蝉翼:比喻尊贵如蝉翼之轻。蝉翼,蝉的翅膀薄如蝉翼,喻尊贵。道义侔崇山:比喻道义崇高如崇山峻岭。侔,同。元规与峻节:指晋太伯的德行高洁,有高山流水之德。历世无能攀:指历代君王都难以企及晋太伯的高风亮节。
【赏析】
这首诗赞美晋代名臣太伯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
第一句“太伯全至让”,写晋太伯的为人。太伯是吴王寿梦长子,寿梦临终,嘱其传位于弟季札。但季札不受,于是太伯便离开了中原,投奔到江南的吴国。
第二句“远投蛮夷间”,写晋太伯在江南建立吴国的情况。
第三句“延陵嗣高风”,点明诗题中的“咏”字。延陵即吴国,这里泛指吴地。高风,指高尚的品德。
第四句“去国不复还”,写晋太伯在吴国的建树。
第五句“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用蝉翼和崇山来形容晋太伯的尊贵和崇高。
第六句“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写历代君王都无法与晋太伯媲美。
这首诗以赞颂晋代名臣太伯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晋太伯的形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