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
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诗句: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
译文:一切都相信苍天,长久以来不再为世俗烦恼。
注释:万事,一切,代表对世间万物的接纳;苍苍,指天空或大自然广阔无垠、浩瀚无边的景象;机心,指的是人心中的计较和算计;久已,表示时间上已经很长时间了,这里指长时间内不再为世俗烦忧;忘,忘却,指放下心中的杂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岑参在诗中展现了他对于世事的淡然处之,将一切交给自然,不再为尘世的纷扰所累。“机心久已忘”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表明他已经将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只愿意享受眼前的自然风光和友情。
第二句:“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
注释:无端,没有原因,突然;出守,指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不是,表反问;厌,厌倦;为郎,此处应理解为“做官”,即出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被派遣到异地做官的无奈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变化并非出于自身意愿的遗憾。
赏析: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甘,他对出外的任命感到意外和困惑,似乎并不心甘情愿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的忧虑,也有对现状的无奈。
第三句:“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
注释:雨滴,指雨水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芭蕉,一种常绿植物,叶子长而狭长,呈带状,边缘有锯齿;赤,形容颜色鲜红;橘子,一种水果,秋季成熟时外皮呈橘黄色;这句描写了雨后的景象和秋天的特征。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滴打在芭蕉叶上的声响,以及橘子由青转黄的过程,形象地勾勒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律动。通过雨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的交织,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变化,还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第四句:“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注释:逢君,在这里指遇到的朋友;开口笑,形容朋友之间开怀大笑的样子;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和满足感,以及身处异乡却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心境。
赏析: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内心世界。诗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交往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借助这些细节,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