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早上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对终南山的思念。

晓笛声中泪满巾,秋风吹过马蹄声。

一身远在异乡外,万里胡天向西行。

终日看到战争与征伐,连年听到战鼓与号角声。

故乡在哪里呢?昨天还在梦中寻找。

译文:清晨出发,带着对终南山的深深思念,离开了家乡。笛声在耳边响起,泪水不禁沾湿了衣巾。秋风拂过,马蹄声在耳边回响。我独自一人站在异乡,远在他乡的云层之外。眼前是万里之外的胡地,西边的天空辽阔而遥远。整日都在战争中度过,听闻着战争的鼓声和战鼓声。故乡究竟在哪?昨晚还在梦中寻找。

注释:焉耆:今新疆轮台县一带。终南别业:指终南山上的别墅。焉耆为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之地。终南山:在长安城南。唐末为避黄巢之乱,僖宗逃往蜀中,后返长安,曾居此山中别墅。梦清溪:梦中寻访清澈溪流。清溪:水名。在陕西蓝田北,源出秦岭,东流至华阴县入渭,亦称灞溪。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诗人由焉耆赴长安应试。诗中描绘了诗人从焉耆到长安途中所感受到的种种凄凉景象和内心的孤独、苦闷以及思乡之情。

首联“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写清晨启程离别家乡的情景。笛声凄厉,催人泪下;秋风凛冽,吹动马蹄声如冰裂。这两句用声音和形象来表现离别的悲凉和伤感。

颔联“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表达了身在异域的孤寂和无奈。“虏云”是指北方的匈奴,这里借指边塞。诗人身在异域,远在他乡的云端之外,面对万里之遥的胡地,感到十分孤独和无助。

颈联“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描述了战争的连绵不断和频繁的战事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征战”和“鼓鼙”都是形容战争的声音,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和无奈。

尾联“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诗人已经离家很远,不知道故乡在哪里,只能通过梦中去寻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家乡的场景和表达战争的痛苦,以及对于故乡的思念和无奈,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