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
岭云撩乱起,溪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注释】
巴南:指巴地的南部,这里泛指南方。陆浑别业:诗人在蜀地的住宅。陆浑,古地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别业,别墅。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诗人在渝州(今重庆)任江陵县主簿,与友人王涯同游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诗为五言四句,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事,尾联抒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流畅。
“泸水南州远”二句是说作者所思念的陆浑别业位于四川西川的南郑,而自己却远在南方。诗人用“泸水”、“巴山”等景物来表现两地之远。首联交代了思乡的原因,点明地点,引出下文。
颔联“岭云撩乱起,溪鹭等闲飞”。这两句描写了南郑山水风光。山间云雾缭绕,时起时伏;山岭间,一群群白鹭时而低飞时而高翔。诗人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将山间飘渺的白云比作被风吹动的丝带,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山间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眷恋之情。颈联“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这两句则是从侧面描写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人以照镜子为线索,将思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他看到镜中那一头白发,不禁想起自己已年逾花甲,不禁感到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而在旅途之中,他又必须经常更换衣物,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这两句既是对故乡景色的回忆,又是对自己年华渐逝、老态龙钟的形象描绘。尾联“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则直接抒发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梦见故国山川。因此,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尾联既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全诗的升华。它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他无法摆脱这种情感的影响,时刻都会梦见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