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初至犍为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初至犍为作
- 山色轩槛内:指山色美景映入窗棂,形容风景秀丽。轩,窗户;槛,栏杆。
- 滩声枕席间:指水声潺潺,仿佛在枕头和席子之间回响,描绘出宁静的氛围。
- 草生公府静:指草木生长于安静的公官府邸,形容政务清闲。
- 花落讼庭闲:指花朵凋零于诉讼庭堂,暗示着政事繁忙。
- 云雨连三峡:指云雾缭绕如同连绵不断的三峡之景。
- 风尘接百蛮:指风尘滚滚,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相连,形容边陲之地。
-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意思是说,虽然只有短暂的时间,但已经不知不觉中头发变白了。
译文:
初次踏入犍为县的美景,
窗外山色如画,水声悠扬。
草长莺飞,郡府宁静,
花开时节,却见诉讼之庭。
云遮雾罩,连成三峡,
尘土飞扬,接踵而至百蛮。
短短几日,转眼即归,
不期岁月匆匆,不觉已白发苍苍。
赏析:
此诗反映了杜甫初抵犍为的心情。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景,尾联抒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初到新环境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政务清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岁月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