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译文】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早晨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注释】
-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这是一首奉和诗,奉和指的是在原作(即原作者)已经创作出的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表达对原作的认同和赞美。杜相公是当时的宰相,他的名字是杜如晦。
- 相国临戎别帝京:相国是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人,这里指的是宰相。临戎是指临战、远征的意思。
- 拥麾持节远横行:麾,古代军队中的指挥工具。持节,古代的一种官职,持有节杖可以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 朝登剑阁云随马:剑阁位于今天的四川剑阁县,是一座著名的古迹。朝登剑阁,意味着早晨登上了剑阁。
- 夜渡巴江雨洗兵:巴江指的是流经今天的四川省东部的长江支流,称为白水江。夜渡巴江,意味着夜晚渡过了巴江。
- 山花万朵迎征盖:山花,指的是生长在山上的花朵。征盖,古代官员所乘坐的车盖,通常有装饰。
- 川柳千条拂去旌:川柳,指的是生长在河流两岸的柳树。拂去旌,指的是用柳树枝条拂去车上的旗帜。
- 暂到蜀城应计日:蜀城,指的是现在的四川成都。应计日,意味着暂时到达成都,等待命令。
- 须知明主待持衡:明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李渊。持衡,是指掌握权柄、平衡各方势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唐朝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对大唐王朝的期待。诗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