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注释】
蹉跎:指光阴流逝。四十强:四十余岁。自怜头白始为郎:感叹自己到了中年才当上小官,很惭愧。雨滋苔藓侵阶绿:雨水滋润了庭院中的苔藓,使它更加青翠。飒:同“飒”,形容秋风吹的声音。惊蝉也解求高树:秋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惊起的蝉也要飞到高树上去栖息。旅雁还应厌后行:秋天的寒风使远行的雁群感到厌恶,因此都争先恐后地飞回巢内。览卷试穿邻舍壁:拿起书卷,试着在隔壁邻居家的墙壁上题诗。明灯何惜借馀光:用明亮的灯光来照亮墙壁上的诗句,以免被人发现。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读书人晚境凄凉、怀才不遇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凄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黑暗的愤慨。
首联写自己年近四旬才得一官半职,深感惭愧。颔联写庭院中苔藓丛生,秋风飒飒吹动梧桐落叶。颈联写听到远处传来的秋虫鸣叫声,想到自己也应该像它们一样去寻找高树栖息;同时想象着大雁也厌倦了长途跋涉,应该回到它们的巢穴。尾联写自己拿着书籍,试着在墙壁上题诗,用明亮的灯光来照亮它,以免被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