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佐郡思旧游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
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
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
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
注释:佐郡:担任官职。思旧游:回忆过去在郡中的生活。幸得:幸运地得到。趋:进见、拜见。丹墀:宫殿前的台阶。史笔:史书。众推:众人推崇。谏书:规劝皇帝的奏章。垂老:年岁已高。安卑:感到心安理得。同类:同辈的人。先达:先前有成就的人。非才:不是才能。青云:比喻官位高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任职于某郡时的感想。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权力斗争的恐惧。
诗的开头两句“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诗人庆幸能够进入皇宫,但是又常常回想起当年在郡中的那些日子。这两句表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诗人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赏识,但却时常怀念过去在民间的日子,那种朴实无华、自由自在的生活更令他留恋。
接下来的四句“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诗人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正直和勇敢,无论是写史书还是提出批评建议,人们都认为是公正无私的。然而,到了晚年,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变得心安理得了。这里的“自负”和“卑”都是反义词,前者指年轻时的自信和骄傲,后者则表示现在的无奈和自满。
接着四句“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庭槐宿鸟乱,阶草夜虫悲”,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才华出众,但却没有像前辈那样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成就。同时,他也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己的一生似乎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最后两句“白发今无数,青云未有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他觉得自己的白发已经很多了,但还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心中充满了遗憾。
整首诗以回忆往事为主题,通过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诗人既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自豪,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