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注释】

函谷: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市北。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几时:何时。生还:生还故土。洛阳:即洛阳城,今河南洛阳。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嵩岳:中岳嵩山。沙塞:边塞。申包:即申包胥,春秋末年楚人。恸哭:痛哭流涕。七日:七日,七天。鬓毛斑:头发花白。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作。当时他已进入暮年,身患眼疾,心情十分悲苦。这组诗是他“穷愁”生活的真实写照。

首联:“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意思是说现在函谷关就像玉关一样,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啊?函谷关,又称“广武”,是古时通往关中的要道。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小方盘城西,汉长城上的重要关口之一。玉门关外有著名的大漠,这里用玉门关比喻诗人所处之地,突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凄凉。

颔联:“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这是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不安。洛阳,古都名。易水,又名漳水、浊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陆县西,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到河北省易县入渤海。嵩山,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燕山,亦称燕岭或燕支山,在今北京市东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洛阳就是昔日的易水边,嵩岳就是如今的燕山头。

颈联:“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这是作者对当地百姓生活的观察和感受。羌胡,指古代西部游牧民族,包括党项、回鹘等族。沙塞,沙漠边塞,指荒凉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改变了他们的言语习惯,人们都长着沙塞般的脸庞。

尾联:“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这是作者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感慨和哀叹。申包胥,春秋末年楚国大臣。据《左传》记载,楚平王灭了伍子胥之家,伍子胥逃奔到吴国,被吴王夫差赐死,其家臣申包胥前往哭吊,七天之后,他的头发白了,胡须也斑白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申包胥一个人在痛哭流涕,七天之后,他的白发与胡须都变白了。

整首诗以“奔亡道中五首其四”为题,反映了诗人一生奔波流离之苦和内心的痛苦挣扎。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