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这首诗的原文是:
登高丘而望远,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
六鳌(神话中的龙鱼)已经化为白骨。
三山流安在?
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现在在哪里?
扶桑半摧折,
扶桑(神话中的大树),一半被折断。
白日沈光彩,
太阳的光芒暗淡无光。
银台金阙如梦中,
华丽的宫廷宛如梦境一般,令人恍惚。
秦皇汉武空相待,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等待什么?
精卫费木石,
精卫鸟用石头来填海的故事。
鼋鼍无所凭,
乌龟和鼍龟都找不到依靠。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
你看那骊山和茂陵都已经变成了灰烬。
牧羊之子来攀登,
牧羊人的儿子还在攀登着山头。
盗贼劫宝玉,
盗贼抢劫珍贵的宝物。
精灵竟何能?
神灵又有什么能耐呢?
穷兵黩武今如此,
如今的战争已经到了尽头。
鼎湖飞龙安可乘?
谁能乘着这驾御天地的鼎湖飞龙呢?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登高丘而望远 —— 登上高高的山丘,远眺远方。
- 登高丘,望远海 —— 继续登上更高的地方,眺望更远的地方。
-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 传说中的六条鳌鱼已经变成白骨,那些神话中的三座神山现在在哪里呢?
-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 扶桑树的一半被砍断了,太阳的光华也黯淡了。
-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 华丽的宫廷就像是一个梦,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在等待些什么呢?
-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 传说中精卫鸟使用石块填海,而乌龟和鳄鱼没有可以依凭的东西。
-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 你看不见那骊山和茂陵已经被烧毁,而牧羊的人仍在不断地攀登着山头。
-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 盗贼们抢走了珍贵的宝石,神灵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 如今发动战争已经如此频繁,谁能乘着这驾御天地的鼎湖飞龙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通过描绘古代神话中的六鳌、三山以及帝王宫殿等景象,暗示了现实中的衰败和无力。诗人通过对神话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希望有一个和平的时代,人们不再需要用战争去解决问题。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