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天门山游玩时写给句容主簿王融的,诗中描绘出一幅江上月夜游山的图景。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沧江指长江,诗人乘舟溯流而回。白璧山,在今江苏丹阳西北。《舆地志》说:“《春秋》:吴子寿梦使季札聘于鲁,经句渎之潭。”潭即今镇江附近大江中的一处沙洲(古称斗城),故又称斗城湖。此潭当在白璧山下。《水经注》又说:“北望金山西面有石壁,壁高十余丈,临绝江,世谓之白壁。”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八引《丹阳县记》,白璧山有明月观,山上建有亭。可见,白璧山就在长江边,是观赏长江月色的胜地。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皎洁的月光洒在白璧山上,犹如山阴地区下着洁白无瑕的积雪。山阴,地名,在浙江绍兴南。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幽人,指隐士;贾客,指旅客。“停宵征”谓停舟休息,“早发”谓早起启程。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天门山,又名蛾眉山、太和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北,长江南岸。牛渚,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矶,一名采石山。相传这里是古代大禹治水的遗迹。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川长,江流很长。信风,即东风。宿雾,隔夜不散的云雾。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咫尺,很近的距离。新赏,新的观赏乐趣。胡越,指中原和南方。

整首诗写景抒情兼而有之,从登舟起兴,到月夜泛舟,再到江行晚眺,最后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情景交融。

诗以“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开头,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以及出游的目的。接着,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江上月夜游山的图景: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十分独特。首先,它没有按照通常的顺序描写景物。它没有先写远观的景色,然后写近观的景色;也没有先写远景,然后写近景;更没有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先写游山的过程,然后再写游山时所看到的景色。其次,它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人的感受。例如“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这两句中,既写出了秋天的月亮像山阴地区的雪一样晶莹洁白,又写出了游人的心境。

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皎皎秋月明”一句中的“皎皎”,用来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皓如山阴雪”则用来形容月光像山阴地区的雪一样皎洁洁白。这些生动的形象描写,不仅使诗句显得更加优美动听,而且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月光的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