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
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
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
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
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
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
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
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

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

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

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

忆我初来时,葡萄开景风。

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

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

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

翻译:

  1. 秦欺骗赵国的宝玉,却被带入了邯郸的皇宫。
  2. 那原本是楚国的珍宝玉器,现在却在荆山之中。
  3. 宝石的红润色彩倾泻于苍茫的海洋,晶莹的光辉直冲云霄。
  4. 青蝇子一旦叮咬,就像命运一样,使得这珍贵的玉器流落至此。
  5. 他的卓越才华和道德修养,如同道家高人支公一样出众。
  6. 他隐居在深山之中,用剪刀剪断竹子,围成一个芬芳的花丛。
  7. 凉爽的花香拂过窗户和门框,仿佛自然之声在空旷中回响。
  8. 回忆起我来时,那里葡萄园开放着美丽的风景,如同仙境一般。
  9. 现在太阳落下了,秋天的叶子变黄了梧桐树。
  10. 我看着水色,就像看到了遥远的湘江和沅水,长沙的距离似乎没有尽头。
  11. 我给他写信询问他在衡山的情况,只能像南飞的大雁一样寄希望于它。

注释:

  • 秦欺赵氏璧(秦国欺骗赵国的宝玉):这里指的是秦始皇曾偷取了赵国的和氏璧,并将其献给秦王政。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这块和氏璧作为陪葬品埋入咸阳。这一事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财富的流失。
  • 却入邯郸宫(然而却进入了邯郸的宫殿):比喻或讽刺某些事物虽然曾经辉煌,但却最终被遗忘或遗弃。这里的“邯郸”可能暗指古代的赵国都城邯郸,也用来泛指繁华的城市或中心地区。
  • 本是楚家玉(那原本是楚国的珍宝玉器):楚家的宝物,这里指的是楚国王室的珍藏,或者是楚国民间流传的珍品。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其文化和艺术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地位,因此这里的“楚家玉”也代表了楚国文化的瑰宝。
  • 还来荆山中(现在却在荆山之中):荆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座山,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这里可能是指某件物品或者人物经历了变迁后再次回到了原本的地方。
  • 丹彩泻沧溟(宝石的红润色彩倾泻于苍茫的海洋),精辉凌白虹(晶莹的光辉直冲云霄):形容宝石的光泽美丽动人,宛如天空中的彩虹。也暗示了某种美好事物的永恒和不朽。
  • 青蝇一相点(青蝇子一旦叮咬),流落此时同(就像命运一样,使得这珍贵的玉器流落至此):比喻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控。青蝇子叮咬宝石,就像是命运对它的考验和影响。而“流落此时同”则强调了这种不幸的命运对玉器的长期影响,直到最后被遗忘或遗弃。
  • 卓绝道门秀(他的卓越才华和道德修养),谈玄乃支公(道家高人支公):这里的“卓绝道门秀”指的是某人在道德修为上达到了卓越的境界,成为了道门中的杰出人士。而“谈玄乃支公”则是在赞美这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他能够谈论玄理,就像道家的高人所能达到的境界一样。
  • 延萝结幽居(他用剪刀剪断竹子,围成一个芬芳的花丛),凉花拂户牖(凉爽的花香拂过窗户和门框):这里的“延萝”和“凉花”都是植物的名字,分别指的是攀缘植物和芳香植物。它们被用来描绘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同时“拂户牖”则形象地描述了花香飘散到室外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天籁鸣虚空(自然之声在空旷中回响),忆我初来时(回忆起我来时),葡萄开景风(那时葡萄园开放着美丽的风景),今兹大火落(现在太阳落下了),秋叶黄梧桐(秋天的叶子变黄了梧桐树):这些诗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从葡萄园的美丽风光到梧桐树的落叶黄,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 水色梦沅湘(看到水色,就像看到了遥远的湘江和沅水,长沙的距离似乎没有尽头),长沙去何穷(长沙距离似乎没有止境):这里的“水色”可能指的是湘江的水色,而“梦沅湘”则是指沉浸在对湘江美景的回忆之中。而“长沙去何穷”则表达了对长沙这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旅行和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 寄书访衡峤(给我寄一封信去衡山拜访你),但与南飞鸿(只能像南飞的大雁一样寄希望于它):这里的“衡峤”可能指的是衡山这座名山,而“衡山”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南飞鸿”则是指南飞的大雁,寓意着远方的消息或联系。而“但与南飞鸿”则表达了无法亲自前往衡山拜访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前八句描写了诗人在衡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后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