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注释:

  1.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2.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3.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4.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5.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6.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7.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8.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译文:

王子在探讨道理时能洞察细微之处,他的话语就像秋天的羽毛一样纤薄。我回到了布山的隐居之地,我的兴致也随着天空中飘渺的云朵而变得高远。你离去的时候怎么可以拖泥带水呢?这样美丽的瑶草恐怕也会因你的停留而凋零。我的心情也充满了归乡的渴望,常常在梦中看到松树上的月亮。我傲慢地独自前行,长声呼啸着推开了山崖上的门户。山林幽深已经荒废许久,石头铺成的小路也长满了蔷薇。我希望和你一起弹奏笙鹤,到年老的时候我们能够相互依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他对朋友归隐山林后的生活状态的关切。诗中通过对比友人的归隐和他的不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可能失去彼此的担忧。

第一句“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展示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认识。第二句“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则反映了友人归隐后的心境和环境,暗示了他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生活的决心。第三句“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则是对友人离去时间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无法挽留朋友的无力感。

第四句“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透露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自我的反思和探索。第五句“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表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态度,即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态度。第六句“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描写了归隐后山林荒芜的景象,以及对友情消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长久不变的愿望,以及对岁月流逝带来的孤独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联系,以及他对友情价值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