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诗句释义
1 五月梅始黄:指五月初夏,梅子开始变黄。
- 蚕凋桑柘空:蚕已结束,桑树和柘树也变得空空荡荡。
- 鲁人重织作:鲁地的人民开始忙碌起来,重新制作衣物。
- 机杼鸣帘栊:纺织机杼声此起彼伏,窗帘门帘随风而动。
- 顾余不及仕:回头看我还没有到做官的时间。
- 学剑来山东:学习剑术后前往山东。
- 获笑汶上翁:在汶上被老人嘲笑,意喻不被理解。
- 下愚忽壮士:普通人突然变成了勇士。
- 未足论穷通:不足以谈论贫与富或通与塞。
-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我用一支箭射书,就能取得聊城的功劳。
- 终然不受赏:最终却未得到应有的奖赏。
- 羞与时人同:不愿意与世俗之人为伍。
- 西归去直道:向西回归正途,暗喻回归本分生活。
- 落日昏阴虹:日落时天色昏暗,彩虹消失不见。
- 此去尔勿言:从今往后你就不要再说这件事了。
- 甘心为转蓬:愿意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自由自在。
译文
五月的梅花初现黄色,蚕已停止活动桑柘树空无一物。
鲁地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重新制作衣物,纺织机杼声此起彼伏。
回头再看我还未到做官的时候,学习剑术来山东。
在汶上被老人嘲笑,意喻不被理解。
普通人突然变成了勇士,不足以谈论贫与富或通与塞。
我用一支箭射书,就能取得聊城的功劳,最终却未得到应有的奖赏。
不与世俗之人为伍,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
我决心向西回归正途,日落时天色昏暗,彩虹消失不见。
从此再也不要提及此事,甘心成为随风飘转的蓬草。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慨与抱负的诗作。首句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通过“梅始黄”与“蚕凋桑柘空”两相对照,传达出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感慨。第二句“鲁人重织作”则展现了当时社会对织造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民间生活的繁忙。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志在四方,但尚未到应仕之年,故有“顾余不及仕”之感。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如第三句“学剑来山东”,显示了他勇于追求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遭遇到了不理解他的汶上翁。第五句“下愚忽壮士”和第六句“未足论穷通”表达了他对于这种误解和偏见的无奈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第七句“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则是诗人自夸其能力,暗示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
诗人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而感到羞愧。第九句“终然不受赏”和第十句“羞与时人同”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不满。
最后两句“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和“此去尔勿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对自由的向往。他愿意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随遇而安,不再受到外界的羁绊。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