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
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
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
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
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
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

鲁地之月升起时如同天空中的雪花一样皎洁明亮。

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

鲁国的少女因夜晚的蟋蟀而惊讶,而她的纺织机则随着秋季的到来而开始工作。

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

在您思念朋友的夜晚,火红的夕阳西下,秋风渐起。

河汉挂户牖,欲济无轻舠。

银河悬挂着窗子,想要渡河却没有轻便的船只。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我曾在山林之中告别,云中出现了一条龙,忽然之间我们相遇了。

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

你作为客星出现在太微垣,早晨离开洛阳的宫殿。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

你带来了才华横溢的朋友,你家族已经有七代人仕宦于汉朝。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我虽然身处下邳(今江苏沛县),但家中却有圯桥上老子留下的书。

傅说未梦时,终当起岩野。

傅说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终将崛起于荒野之地。

万古骑辰星,光辉照天下。

万古长存的星辰,其光芒照耀着整个世界。

与君各未遇,长策委蒿莱。

与君各自没有遇到机会,我的抱负只能委之于杂草之中。

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

我珍藏的宝刀被藏在玉匣之中,它生锈并布满了青苔。

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

这导致世间愚蠢之人轻视我的故乡和我的才华。

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

一旦有机会攀附高贵之人,那些青蛙与蚂蚁又在哪里呢?

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

故乡的山里一定有美酒,我将与你一起倾倒金杯。

接下来是这首诗词的详细赏析:
这是李白写给张叔明的酬答诗,表达了他对张叔明深厚的友情以及自己不得志的郁闷之情。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的开头“月出鲁城东,明如天上雪”,描绘了鲁城东边的月亮如同夜空中的雪花一样明亮。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因为他在如此明亮的月光下独自感叹。
接着诗人写到“鲁女惊莎鸡,鸣机应秋节”。这里描述的是鲁地的夜晚,女子因为听到了蟋蟀的叫声而感到惊奇,而她的织布机也随着秋日的到来而开始了劳作。这一细节既反映了古代的生活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随后的内容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张叔明的相识相知:“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客星动太微,朝去洛阳殿。”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其中“云龙”一词既指代了诗人与张叔明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象征着他们如同云中的龙一般不可捉摸、神秘莫测。
“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馀”这句诗赞美了张叔明家族世代为官的荣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的敬仰。而“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则揭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尽管出身低微,但仍怀有远大的志向。
最后部分“宝刀隐玉匣,锈涩空莓苔”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和悲凉。而“遂令世上愚,轻我土与灰”则直接批评了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
结尾处“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无奈,也暗示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最后“故山定有酒,与尔倾金罍”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也传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人物关系的刻画以及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貌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命运和个人志趣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