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诗句释义
1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清晨骑着白鹿,直接前往天门山。”清晓”指的是清晨,”骑白鹿”可能意味着一种超然或追求的精神。”天门山”是泰山的一个著名山峰,象征进入更高境界的象征。
- 注释:”清晓”(清晨的早晨)代表新的开始,“白鹿”代表自由和无拘无束,“直上天门山”则象征着直指目标,不惧困难。
-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在天门山的边缘遇到了一位长着翅膀的人,他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美丽的面容。
- 注释:”方瞳”可能是指眼睛形状方正,”好容颜”表示长相好看。这里描述的可能是一位仙人或者具有超凡脱俗之貌的人物。
-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试图攀爬藤萝以接近交谈对象,但被青云般的障碍物所阻挡。
- 注释:”扪萝”即攀爬藤蔓,”欲就语”表达了渴望交谈的意图,”却掩青云关”可能暗示了与交谈对象的某种阻隔或距离感,”青云关”可能指代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或难关。
- 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有人将用鸟爪写下的书信遗留给我,然后随风落下在岩石之间。
- 注释:”鸟迹书”形容书写方式奇特或非常规,”飘然落岩间”描绘了书信随风飘落的景象,可能象征着信息传递的自由和不受拘束。
-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这些文字来自远古时代,阅读它们让我感到轻松愉快。
- 注释:”上古”指的是古代时期,”了不闲”表达出阅读这些古老文字时的畅快感,可能是因为这些文字蕴含着智慧或古老的知识。
-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受到这些文字的启发,我深深地感到悲伤和失落,因为我的老师还未回来。
- 注释:”三叹息”表达了对老师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哀愁,”感此”说明作者深受触动,”从师方未还”说明老师的缺席给作者带来了思念和担忧。
译文
清晨骑马白鹿去登天门山,
山顶遇见一位有翼的羽人面带美颜。
攀上藤蔓想靠近他交谈几句,
却被云雾般的高墙挡在了外面。
留下的鸟爪文字如同飞鸟般飘逸,
落在岩石间随风飘散。
那些文字来自遥远的上古时代,
阅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番情景让我感慨万千,
老师还未归来,心中满是忧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一位神秘人物的邂逅以及与老师相隔千里的遗憾,展现了一种追求知识和精神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白鹿、天门山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反映了诗人对师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渴望。整体而言,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知识探索和心灵自由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