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注释】
- 发兵:出兵,征伐。
- 洪波台:即洪涛台上,在今河北邯郸市北郊。
- 燕赵间:指今河北省境内。
- 天狼:星名,属二十八宿之一。
- 越:古代吴国和越国的统称;这里代指吴越地区。
- 燕然山:即燕然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 百战:多次征战。
- 鬼方:指北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 击筑:一种打击乐器,用竹制,状如大鼓。
【译文】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末年(公元740年左右)。李白当时在幽州(今北京)一带漫游,他常到附近的洪波台上饮酒赋诗。这首诗是他登台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
首联“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燕赵之间是唐初藩镇割据的地方,诗人以赤鸟为喻,暗寓自己怀有匡复国家、平定叛乱的壮志。
颔联“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天狼”是北方的星座名,这里用来比喻安禄山。诗人认为,只要天下还有不平之事,他就应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天狼”在这里是诗人自比,也表明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颈联“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观兵”是观瞻的意思,这里用来表示诗人观察天下大势。“玉关”是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一带。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希望看到边境的安宁。这里的“玉关”,也是诗人自比,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忧国之情。
尾联“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风引”指的是风吹动着旌旗。“龙虎旗”是指古代帝王所乘用的旗幡,这里用来比喻英勇的军队。“歌钟”则是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士气高昂。“昔追攀”则是指过去曾经追逐过的英雄豪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英雄气概。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豪放的个性,他敢于面对现实的复杂局面,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