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
香炉峰:庐山西北的一座山峰。瀑布水:指瀑布,在庐山西北的香炉峰下。挂流:瀑布从山上倾泻下来的样子。喷壑(hè):山沟。壑,深沟。三百丈:形容瀑布高度极高。歘(xū),飞。隐若白虹起:像一条白色的虹出现在山谷中。初惊河汉落:银河从高处落下。半洒云天里:像云彩一样在天空中弥漫。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仰望瀑布的气势更加雄浑,真是造化的功劳。海风:指瀑布周围的风。不断:形容瀑布的风势强劲。江月照还空:江水月光照射着山崖,使整个山间都显得空空如也。乱潨(yīn)射:瀑布的水花四溅。左右洗青壁:瀑布的水流冲刷着青山的山壁。
【译文】
登上庐山西面的最高峰香炉峰,向南观赏奔泻而下的水。
瀑布挂在高山上,高三百尺,从峡谷中奔涌而出,有数十里的落差。
突然像闪电一样飞来,又像是白虹在山谷中升起。
起初以为银河坠落,一半落在云天中间。
抬头观看瀑布的气势更加雄壮,真令人赞叹大自然的伟力。
海风吹动瀑布,永不停止;月光照射瀑布,又使人感到空虚。
瀑布的水花四溅,冲洗着青山的山壁。
瀑布的水珠散开,像轻飘的霞光,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沸腾的声音。
我在这里欣赏名山大川的美景,心情非常悠闲。
不管是漱洗琼浆玉液,还是洗去尘世的尘埃。
暂且与世俗的爱好告别,永远辞别人世。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临庐山绝顶香炉峰而作,共两首,这是第一首。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首联开门见山地点明登山的地点,然后写登山所见的景观。香炉峰位于庐山西北,为庐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顶有天然洞穴,形状酷似香炉,故有此名。瀑布则是指庐山上的三叠泉、飞流泉等著名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颔联描写了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水势汹涌的壮观场面。“三百丈”极言瀑布的高峻陡峭,“数十里”则描绘出其奔放浩渺的气势。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庐山瀑布磅礴雄伟的气势,让人仿佛能够听到它的轰鸣声,感受到它那震撼人心的力量。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瀑布比作飞电和白虹,形象地展现了瀑布如同雷霆万钧般迅猛而来的景象以及宛如彩虹般绚丽多彩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尾联紧承前二句,描绘了瀑布倾泻而下时的景象。诗人以银河坠落为比喻,形容瀑布的落差之大,几乎要触及云天之中;又以云天为背景,描绘出瀑布如雨幕般的壮观画面。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惊叹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和磅礴气势。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一幅气势磅礴、色彩瑰丽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瀑布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