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释】

鲁国: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曲阜。

寒事早:冬天农事开始得早。

初霜刈渚蒲:初冬时收割河滩蒲草。

挥镰:挥动镰刀。转月、拂水生连珠:形容镰刀挥动时像月亮一样转动,水面上溅起的蒲花如珍珠般密集。

此草:指蒲草。最可珍:最值得珍惜。

龙须:用龙须草编织成的席子。织作玉床席:把龙须草编织成美丽的玉床席。

罗衣:指丝织品。

罗衣能再拂:指席子上的丝质装饰物(罗衣)能够再次被擦拭。

清夜娱:清静的夜晚让人愉快。

清夜娱:清静的夜晚使人愉快。

【赏析】

《鲁东门观刈蒲》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赞美蒲草的高贵品质,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审美水平。

首句“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背景。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一带。这里的寒事是指冬季农事,而初霜则是一年中最早的一场秋霜。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置身于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二句“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里将手中的镰刀比作月亮,仿佛它在空中旋转,洒下一片片月光;而水面上的蒲花则如同一串珍珠,晶莹剔透。这两句诗通过对蒲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转向了对蒲草本身的思考。诗人认为,尽管蒲草不如龙须草珍贵,但是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在这里,诗人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平等关系,即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有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事物。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一句“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则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这里将蒲草编织成美丽的玉床席,供人们休息娱乐之用。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清静的夜晚里,人们可以享受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美好馈赠,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整首诗以咏物为题,通过对蒲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即追求平等、尊重自然、享受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后世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