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
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
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
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
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
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
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
如何海上风,连日从空起。
似欲驱沧溟,来沃具区里。
噫嘻尔风师,吴中多豪士。
囷仓过九年,一粒惜如死。
籴贱兼粜贵,凶年翻大喜。
只是疲羸苦,才饥须易子。
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
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
肠回为多别,骨瘦因积毁。
咳唾莫逢人,揶揄空睹鬼。
中又值干戈,遑遑常转徙。
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
荒者不复寻,葺者还有以。
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不敢务有馀,有馀必骄鄙。
所期免假丐,假丐多惭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名为《祝风三十二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

  • “有”表示拥有,“二顷田”指的是两公顷的土地。“长洲”,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东百里”表示这片土地距离长洲大约有一百里(大约60公里)远。

2.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

  • “环涂”意为环绕的土壤,“为之区”指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积葑相连纚”中的“葑”是指覆盖在泥土上的植物残叶和根,“相连纚”意味着这些植物相互连接形成了障碍物。

3.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

  • “松江”即松江江,流经苏州一带。“旁”指附近地区。“春夏多苦水”指的是春天和夏天时,松江流域因为降雨较多而经常发生洪水。

4.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

  • “堤防”指的是堤坝和防洪设施。“苟不时”表示如果不及时维护。“泛滥”指洪水泛滥成灾。“无已”表示没有停止。

5.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

  • “粤余”指我。“病眠久”表示我长期患病,无法正常休息。“家无峙”指的是家中没有积蓄。

6.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

  • “田峻”意指农田地势险峻。“不胜荒”表示农田因为地势险峻而难以耕种。“农功皆废弛”指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因地形险峻而停滞不前。

7.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

  • “他稼”指其他农田的庄稼,“如云”形容数量众多,如同天上的云朵。“我田方欲莳”中的“莳”是种植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与其他农田相比,我的田地还在准备种植阶段。

8.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

  • “四际”指的是四周边缘。“上通波”指水波从上方流过。“葭”指的是芦苇,“苇”是指苇子。这句话描绘了水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的景象。

9.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

  • “是时”指的是这个时候,“立秋后”指的是立秋之后的某个时间点。“烟露”指的是烟雾和露水。“浩凄”形容气氛凄凉、萧瑟。

10.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

  • “虽然”表示虽然如此,尽管已经尽力完成。“遣毕功”指完成任务。“萎约都无几”指的是成果很少。

11.如何海上风,连日从空起。

  • “如何”表示疑问,为什么。“海上风”指的是台风或飓风。“连日从空起”描述了连续几天的狂风从海上刮起的情况。

12.似欲驱沧溟,来沃具区里。

  • “似欲”表示似乎想要。“驱沧溟”指驱赶大海的水汽。“来沃具区里”中的“具区里”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区域。

13.噫嘻尔风师,吴中多豪士。

  • “噫嘻”是一种叹息声,表示惊讶或赞叹。“风师”指的是掌管风的神职人员或自然力量的化身。“吴中”指的是吴地,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多豪士”表示这里有很多的豪杰之士或英雄人物。

14.囷仓过九年,一粒惜如死。

  • “囷仓”指的是仓库或粮仓,“过九年”表示存储了很长时间。“一粒惜如死”中的“一粒”指的是一颗粮食。“惜如死”表示非常珍惜,就像生命一样重要。

15.籴贱兼粜贵,凶年翻大喜。

  • “籴贱”指的是买粮便宜,“粜贵”指的是卖粮价格高。“凶年翻大喜”中的“凶年”指的是灾难频发的年份。这句话表达了在灾荒年份,即使价格上涨,人们也愿意购买粮食,因为饥荒时期粮食更加珍贵。

16.只是疲羸苦,才饥须易子。

  • “只是”表示只是如此,“疲羸苦”指的是身体疲惫且困苦不堪。“才饥须易子”中的“易子”指的是换掉儿子或女儿以换取食物,形容极度饥饿时不得不做出的极端牺牲。

17.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

  • “余仍轗轲者”表示仍然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进趋年二纪”中的“进趋”指的是不断前行或进步。这句话表达了持续努力了二十多年的经历。

18.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

  • “秋不安”指的是秋天时不能好好进食。“春不闲一晷”表示春天时也不能悠闲地休息一会儿。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一年到头都在辛勤劳作,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休闲时间。

19.肠回为多别,骨瘦因积毁。

  • “肠回为多别”指的是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和离别,导致心情抑郁,常常感到悲伤。“骨瘦因积毁”中的“积毁”指的是长期的苦难和折磨使身体消瘦。这句话描绘了农民长期劳累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20.咳唾莫逢人,揶揄空睹鬼。

  • “咳唾莫逢人”指的是咳嗽吐唾沫的时候没有人能看见。“揶揄空睹鬼”中的“揶揄”是一种嘲讽或讥笑的动作,“空睹鬼”指的是只能看到虚幻的景象或幻影。这句话表达了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只能忍受别人的嘲讽和误解。

21.中又值干戈,遑遑常转徙。

  • “中又值”指的是同时遇到,“干戈”指战争或争斗。“遑遑常转徙”中的“遑遑”表示急忙的样子,“转徙”指的是迁徙或迁移。这句话表达了在战争或动荡时期,人们必须四处奔波以避免危险。

22.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

  • “故隐茅西”指的是以前隐居在茅山的西边。“今来笠泽涘”指的是现在来到笠泽的边缘。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23.荒者不复寻,葺者还有以。

  • “荒者不复寻”指的是荒废的地方已经找不到了。“葺者还有以”中的“葺者”指的是修复或重建的地方,“还有以”表示还有机会或可能性。这句话表达了在战乱或灾害之后,有机会重建或修复被破坏的地区。

24.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

  • “将正”指的是将要开始或打算采取某种行动。“陶令巾”指的是古代隐士陶渊明所戴的头巾,象征着归隐生活。“姜肱被”指的是古代隐士姜肱所盖的被子。这句话表达了追求隐退生活的决心和计划。

25.不敢务有馀,有馀必骄鄙。

  • “不敢务有馀”指的是不敢追求过多的财富或享受。“有馀必骄鄙”中的“骄鄙”表示骄傲自大或看不起别人。这句话表达了谦虚谨慎的品质和避免骄傲自满的态度。

26.所期免假丐,假丐多惭耻。

  • “所期免假丐”指的是希望能够避免贫穷和求助他人。“假丐多惭耻”中的“假丐”指的是乞讨的人或乞丐,“惭耻”表示感到羞愧或耻辱。这句话表达了对独立自主和自立更生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生活的艰辛、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斗争等,展现了唐代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