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初总髻,蕙芳正娇小。
月落始归船,春眠恒著晓。
罗敷初总髻,蕙芳正娇小。月落始归船,春眠恒著晓。
何处期郎游,小苑花台间。相忆不可见,且复乘月还。别来花照路,别后露垂叶。歌舞须及时,如何坐悲妾。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暇的作品,描绘了一位名叫罗敷的女子的生活片段。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罗敷在夜晚归家时的美丽形象,以及她与爱人分离后的相思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使人读来既感其美,又感其哀。
关键词解释及注释:
- 罗敷:指的是诗中的女主角,一个美丽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 总髻:整理发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常用以形容女子的整洁和端庄。
- 蕙芳:比喻女子的芳香、美好,也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 娇小: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姿态优美。
- 月落:月亮落下,指夜晚时分。
- 始归船:开始回家,暗示女子结束了一天的活动。
- 春眠恒著晓:春天的早晨总是被美好的梦境所占据。
- 期郎游:期待与心爱的人相聚。
- 花台间:在花园或阳台之间,常见于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所。
- 相忆不可见:因为思念而不能相见。
- 且复乘月还:暂且借着月光返回。
- 别来花照路:离别之后,花儿依旧在道路两旁盛开。
- 歌舞须及时:歌舞活动应该把握时机,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 悲妾:悲伤自己,这里的“妾”是指女子对自我的称呼。
译文:
罗敷初整理好发髻,蕙香四溢正显得娇小。夜幕降临才回家,春天的晨曦中常常被梦缠绕。期盼着郎君来访游,却在小园的花台间徘徊。因思念而不能相见,只好趁着月光再次返回。离别之后,花儿依旧在道路两旁开放,仿佛还在诉说着往日的欢愉。歌舞活动应把握时机,为何要坐在悲哀之中自怜自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经历,展现了唐代女性的独立、自尊和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女主人公罗敷以其独特的美貌和气质,成为了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美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容貌上,更体现在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中。她的思念和等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对于情感自由和婚姻自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描写手法细腻入微,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