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龙剑燕后琴,珊瑚宝匣镂双心。
谁家女儿抱香枕,开衾灭烛愿侍寝。
琼窗半上金镂帱,轻罗掩面不遮羞。
青绮帏中坐相忆,红鸾镜里见愁色。
檐花照月莺对栖,空将可怜暗中啼。
【注释】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杂曲歌,即唐教坊中杂曲部。东飞伯劳,指伯劳鸟,又名布谷、鴳鸠。古代传说,此鸟每年春分时从南向北迁飞过秦地,因此又称“秦地使者”。诗以伯劳自比。秦王,指唐高祖李渊。龙剑,宝剑。燕后琴,古瑟名。汉武帝时,赵定国献玉磬于燕王刘定,因以为燕国乐章。珊瑚宝匣镂双心:指用珊瑚做成的宝匣,内刻有双心花纹。
谁家女儿抱香枕,开衾灭烛愿侍寝:指女子怀有私情,想亲近爱人而不敢明言。
琼窗半上金镂帱:指窗户上装饰着金镂花纹。
轻罗掩面不遮羞:指女子偷偷地将脸庞遮住,不让丈夫看见。
青绮帏中坐相忆,红鸾镜里见愁色:指女子在青绮帐中坐着思念远方的丈夫,在红鸾镜前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颜便感到愁苦。
檐花照月莺对栖:指屋檐上的花草映照着皎洁的月光,鸟儿停息在树枝上。
空将可怜暗中啼:指闺中人只能暗自悲伤,盼望丈夫归来。
【赏析】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唐·无名氏作。这首诗通过写一个闺中少妇的哀怨之情,表现了唐初宫廷生活的奢靡淫逸,以及封建统治者荒淫享乐的生活和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
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第一句至第四句,写女子深夜起卧不安,暗恨丈夫不能早归,因而在灯下抱着绣枕,偷偷地起来,熄灭灯火,希望与丈夫同床共寝。第二段为第五句至第八句,写女子偷偷地遮掩着脸孔,不愿被丈夫看见她的面容。第三段为第九句至第十六句,写女子在绣帐之中怀念丈夫,但见镜中自己的容颜,不免愁容满面。最后一段为第十七句到第十八句,写女子听到檐头花影摇曳,知是黄昏时分,不禁泪满衣襟,暗暗伤心落泪。
这首诗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形象生动,意境凄婉动人。它描写了一位闺中少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远出服役的丈夫,既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沉的爱恋之情,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一方面,统治者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使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