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译文:
缓缓驾着马越过了双剑山的险道,
踏着层层叠叠的石头,一步一步向前行。
建造了像千尺高的城墙一样坚固的壁垒,
作为万年之后的依靠和倚仗。
注释:
缓辔:指慢行。
逾:越过。
千寻:形容极高,一寻等于八尺,所以千寻是形容高耸入云的城墙很高很长。
作:建造。
万祀:指千年以后,也可以理解为万代之后。
矜(jīn):夸耀、自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剑门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其壮丽景色的喜爱。首句“缓辔逾双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越过剑门关险要路段的景象,展现了剑门关地势之险峻。第二句“作千寻壁垒”,则是对剑门关建筑特点的具体描绘,千寻壁垒指的是剑门关城墙高大而坚固,如同千丈高山一般。第三句“为万祀依凭”则进一步强调了剑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地位,它是历代帝王选择作为安营扎寨的重要依据。最后两句“道德虽无取”与“江山粗可矜”则是作者对历史的评价。他认为虽然古代的道德观念已经不复存在,但剑门关的山河风景仍然值得后人夸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